Workflow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批“守护品牌”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上)
中国质量新闻网·2025-08-26 22:15

商标执法行动规模与范围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与商标权利人协作 聚焦重点领域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累计选取18起典型案例以案说法 [2] - 案件覆盖电池 汽车 奢侈品 服装 娱乐 汽配 酒店 运输等多个行业 涉及内蒙古 上海 广东 浙江等超过10个省级行政区 [2][3][6][10][13][16][19][22] 案件查处金额与数量 - 李某等销售假冒南孚电池案累计购入货值248万元 已销售139万元 [2] - 广东假冒爱马仕等奢侈品鞋案查获产品2.1万双 包装材料6.3万件 涉案金额2.16亿元 [6] - 浙江假冒始祖鸟冲锋衣案涉及9个省份 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 [10] - 上海15家婚车租赁公司假冒劳斯莱斯案合计罚款71万元 [4] - 吉林电玩城商标侵权案没收违法所得4.9万元并罚款4.9万元 [14] - 甘肃汽配店假冒一汽案罚款5万元 [17] - 云南运输公司商标近似侵权案罚款7.5万元 [24] - 贵州歌厅侵权希尔顿案获取营业收入1114万元 [19] 执法手段与协作机制 -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调查方式 包括网络巡查 短视频监控 平台数据取证等数字化手段 [3][16][19] - 强化行刑衔接机制 市场监管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 利用云端协查系统 天网工程和人脸识别技术固定证据 [6][9][10][12] - 通过举报奖励机制获取案件线索 依托商标权利人专业鉴定形成政企协作模式 [6][9][16][19] 侵权行为特征 - 出现新型侵权形式 包括婚庆服务行业车辆假冒 微信平台引流发展代理 利用字号近似误导消费者等 [3][10][13][15] - 侵权手段隐蔽化 采用虚假经营地址 跨区域流水线作业 线上引流线下交易等模式逃避监管 [10][12] - 部分案件持续时间长 如南孚电池案从2017年持续至2024年 账目复杂证据分散 [2][3] 司法处罚结果 - 广东假冒奢侈品鞋案54名嫌疑人被抓 19人被判处1年5个月至4年有期徒刑 罚金380万元 [6][7] - 浙江假冒始祖鸟案抓获42人 打掉12处窝点 19名主犯被判处7个月至3年4个月有期徒刑 罚金149.7万元 [10][11] - 多起涉嫌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部分案件仍在侦查中 [3][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