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强调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深入开展抗日战争研究,以回应和批驳国内外存在的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行 [1][2] - 指出坚持唯物史观是认识和把握抗战历史的关键,需从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分析其演变机理,并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3][4][5][6] - 提出通过加强史料收集整理、深化专题研究、推动国际学术交流等具体路径,来深化抗战研究,澄清模糊认识,维护历史真相 [12][15][16] 坚持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性 - 历史观正确与否关乎民心向背、民族盛衰和国家存亡,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7] - 只有坚持正确历史观,才能充分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意义、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7] 当前存在的错误历史言论 - 国际上,日本右翼分子和政客存在歪曲侵略历史、否认战争责任、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例如否认南京大屠杀、强征“慰安妇”等,并妄图否定东京审判 [1][9] - 西方学界存在漠视、贬低或否认中国抗战战略地位与贡献的偏见,如将中国战场视为太平洋战场的“从属战场”,或贬低为“地方性”武装斗争 [1][10][11] - 国内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妄图抹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例如过去国民党顽固派污蔑中共“游而不击” [1][8]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擎起抗日大旗,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并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 - 中国共产党擘画了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创建了19块抗日根据地,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战略相持阶段抗击着关内58%–75%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5][8] - 1940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3个半月内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军 [8] 深化抗战研究的具体路径 - 需加强史料收集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各地抗战档案、照片、实物等,并面向全球征集资料,同时注意辨析外文史料的倾向性 [12][15] - 研究需深化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强化史料收集,推出更多系统性、体系化的精品力作,并稳步推进抗战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2][16] - 应准确把握抗战的历史进程,如从1931年开始的14年抗战历程,以及战略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并正确认识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等重大关系 [13][14] 抗战的历史意义与国际贡献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 [1][4]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既得到国际支持,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并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 [6][14]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2025-08-27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