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两周年,AI等前沿领域企业占比近九成
新京报·2025-08-27 15:02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运行概况 - 专板于2023年8月24日开板,已运行两年,由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负责建设运营 [1][2] - 截至2025年8月20日,专板企业数量达到809家,在板企业累计融资总额超过220亿元 [1] - 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企业占比接近90% [1] 企业资质与规模 - 在板809家企业中,创新型中小企业160家,占比19.78% [1] - 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71家,占比58.22%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9家,占比15.95% [1] - 2024年,营业收入规模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79家,占比22.13% [1] - 近半数企业营收规模超过3000万元 [1] 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性 - 研发投入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有195家,占比24.10% [1] - 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351家,占比43.39% [1] - 近70%企业的研发投入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呈现“高研发”特点 [1] 行业分布 - 信息产业企业数量最多,共340家,占比42.03% [2] - 医药健康业位列其次,共133家企业,占比16.44% [2] - 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行业位列第三,共83家企业,占比10.26% [2] - 人工智能和新材料行业分别有82家和44家企业 [2] - 企业行业分布高度契合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的独特属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