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丨桑蚕进工厂,振兴新“丝”路
央广网·2025-08-27 15:57

核心观点 - 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通过工厂化养蚕模式实现传统蚕桑产业升级 显著提升产茧量、蚕茧质量和经济效益 并带动农户增收和产业链延伸 [1][3][4][5][8][10][12] 产业模式创新 - 全龄饲料养蚕工厂实现智能化全年可循环养殖 采用人工饲料替代传统桑叶喂养 解决气候季节限制问题 [3][5][7] - 人工饲料由桑叶粉、豆粕、玉米等构成 经蒸煮后营养均衡 提高小蚕成活率和大蚕健康水平 [3] - 工厂采用半自动化设计降低投资成本 蒸煮、投喂环节使用人力 初始投入衔接资金450万元 [5] 经济效益数据 - 工厂化养蚕比传统方式提高10%-20%产茧量 蚕茧5A率达90%以上 [4] - 2024年养蚕工厂为村集体增加18万元纯收入 全村蚕桑产业链产值约1500万元 [5] - 工厂每年向150余户蚕农分6批次提供2000张优质蚕苗 带动户均额外增收6000元 [8] - 合作大户古田家庭农场通过工厂合作年营收达30余万元 [10] 技术优势 - 工厂饲养节约60%养殖空间 采用蚕盘叠养和机械投喂提升集约化程度 [7] - 人工饲料喂养缩短饲养周期 消除季节限制 一龄至三龄期节省75%人工 [7] - 恒温车间智能调控温度、湿度、含氧量 确保养殖环境稳定 [3] 产业链延伸 - 形成"适龄转桑"(前三龄饲料+四龄后桑叶)和"全龄饲料"两种养殖模式 [8] - 开发桑芽菜、桑葚干、桑叶茶、桑枝木耳、桑黄菌等深加工产品 [12] - 槎水镇桑园总面积1.2万亩 全年蚕种7500余张 总产茧300吨 总产值约2100万元 [10] - 计划发展蚕桑研学、农事体验、文化节等农文旅融合项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