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越来越多“中国造”——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新华社·2025-08-27 17:11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医疗装备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0.7%,2024年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市场 [2]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突破3.3万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7.8% [2] 国产高端化与技术突破 - 境内创新医疗器械占比达86.3%(共批准315件创新医疗器械,其中境内产品272个) [3] - 实现碳离子治疗系统、ECMO、人工心脏等尖端装备国产化,扭转"进口设备占高端市场90%"局面 [3] -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与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逐年提升 [4] - 医学装备领域"十四五"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04.5万件 [4] 代表性企业与产品创新 - 联影医疗推出全球首台5T磁共振,东软医疗制造全球转速领先的宽体CT [3] - 微创医疗机器人腔镜机器人应用于40多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超60% [3] - 迈瑞医疗高端超声及体外诊断产品覆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雇员超2.1万人 [3] - 品驰医疗突破脑起搏器远程程控与变频刺激技术,实现进口替代 [5] 临床应用与技术升级 - 全身PET/CT将扫描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30秒,支持全身动态4D影像采集 [4] - 介入手术机器人实现亚毫米级穿刺精度,通过上万次动物体及人造体膜测试 [4] -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多模态影像等软硬件技术同步突破 [4]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国家专项政策推动研发、产业、应用三端协同(如《"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6] - 创新药械绿色通道加速脑机接口、机器人等技术普及与合理定价 [6] - 基层医疗设备条件显著改善,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落地 [6] 医疗资源普惠与成本优化 - 国产手术机器人上市后设备价格显著下降,市县级医院普及率提升 [8] - 远程诊疗、AI辅助诊断、5G超声机器人等技术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8] - 便携设备助力农村地区初步筛查,打破地域医疗限制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