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向海而兴!解码广东重塑海洋经济版图的三大新动能|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①
南方农村报·2025-08-27 19:02

文章核心观点 广东正通过海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与石化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三大新动能重塑海洋经济版图,推动海洋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5][12][14] 海工装备制造 -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江门下水,抗风能力达12级台风,静态养殖100%使用清洁能源 [18][20][21] - 全球最大江海两用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在江门下水,当地形成完整产业链,2024年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达59.7% [22][24][25] - 广州制造全球首艘新一代2000吨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实现核心装备全国产化,创下主船体搭载成型仅41天的速度纪录 [30][32][34] - 广船国际实现半潜船交付量世界第一、灵便型液货船交付纪录中国第一、破冰运输船建造纪录中国第一 [41][42] - 2024年广东海洋船舶工业增加值达99.9亿元(同比增长22.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153.2亿元(同比增长6.8%) [45][131] 海上风电与石化产业 - 阳江建成和在建海上风电项目装机13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明阳天成号"抗台风型漂浮式风机可抗17级狂风 [51][57][4] - 珠海桂山岛建成亚洲首个工业级海上风电制氢示范项目,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累计并网发电量突破450万千瓦时 [59][60][61] - 全球规模最大抗台风型风渔融合平台"伏羲一号"实现能源100%绿色自给,开创"海上风电+渔业养殖"立体用海新模式 [63][64][71] - 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1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全国每三台风机中有一台为"广东制造" [80][81] - 揭阳惠来港形成"风渔结合"与"石油转化"双轮驱动,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带动高端化产业链落地 [84][86][87] - 广东形成广州、惠州、湛江、茂名、揭阳五大石化基地,2024年海洋原油产量达2068.1万吨(同比增长3.5%) [92][95][133] 海洋生物医药 - 中山大学从海洋微生物中提取新型抗血栓候选药物ISE,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可满足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求 [98][101][102] - 南方医科大学研发"自粘性心肌贴片"实现微创植入心脏,避免传统开胸手术创伤 [106]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从3500米深海底分离放线菌,经改造后产量提升36倍,为抗结核新药提供候选物质 [107][108] - 广东医科大学从麒麟菜中提取抗肺纤维化十六肽EZY-1,以500万元专利转让实现产业化,惠及全球超5000万肺纤维化患者 [110][111][112] - 广东建成省级以上涉海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100个,2024年海洋药物及生物产业专利公开数达1211项(同比增长21.3%) [115][117][13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广东省财政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20亿元,支持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等六大产业 [10][11][138] - 资金支持带动产业产值252亿元,攻克超260项关键技术,超25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超20项技术国际领先 [138] -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船舶工业,支持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等新兴产业发展 [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