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党的创新理论如何内化为取之不竭的营养
人民日报·2025-08-28 06:19

城市发展理念与政策导向 - 党中央时隔10年于2025年7月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提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明确"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发展方向[2][3] - 城市发展面临"两个转向"重大判断: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3]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城市理念 以"现代化"赋能人民城市 实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在新时代的原创性突破[2] 城市发展战略与实践路径 - 城市工作坚持系统观念 要求统筹协调"六个建设":创新城市、宜居城市、美丽城市、韧性城市、文明城市、智慧城市[8] - 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守住城市安全底线[8] - 强调内涵式发展主线 要求更加注重集约高效和特色发展 避免同质化竞争和粗放外延模式[15] 城乡关系与现代化进程 - 中国采用城镇化而非城市化路径 旨在促进城乡融合 避免西方城市贫民窟等"大城市病"[10] - 当前城镇化率达9.4亿城镇常住人口 覆盖690多座城市[16] -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中国方案[10] 发展模式转型与治理要求 - 转变旧有发展观念 从"一俊遮百丑"转向全面协调发展 注重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多维特性[8] - 落实"五个转变、五个更加"要求 针对重面子轻里子、重物轻人等政绩观偏差问题[13][14] - 强调高效能治理 要求各城市打造核心竞争力 实现错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