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大罢免”完败有其必然
人民日报·2025-08-28 06:38
继7月26日由民进党策动的"大罢免"以0∶25的结果首遭惨败后,在8月23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民进党 以0∶7的结果再遭惨败。如此完败并非偶然,这是台湾主流民意对民进党当局施政不满的集中爆发。从 赖清德就任以来的施政方向、两岸路线与对美政策来看,两轮"大罢免"一败涂地的背后有其必然逻辑。 滥用罢免制度,背离民主精神 从形式和程序上看,"大罢免"虽依据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进行,但从目的与实质来审视,显 然其缺乏正当性与合理性。台湾罢免制度本质上兼具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旨在纠正政治生活中极个别 行政官员或民意代表的不称职行为。当被选出的行政官员或民意代表就职后出现不称职情形或违背民众 利益行事时,选民便可通过行使罢免权终止其职务。然而,此两轮"大罢免"与制度设计初衷背道而驰。 其一,民进党策动罢免并非因为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存在不称职情形,而是意图通过"罢免+补选"来扭转 其在民意机构中的席位劣势。新一届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刚就任不久,民进党便酝酿推动罢免,以及之后 赖清德提出所谓的"清除杂质",便是这一意图的直接佐证。其二,罢免横跨多县市、涉及多选区,对国 民党籍民意代表群体实施无差别打击,已将原本针对个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