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润星沙千亩,护企业万枝——长沙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长沙晚报·2025-08-28 07:36

营商环境优化成效 - 2024年长沙经开区营商环境便利度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第六名 较2023年提升一位[3] - 累计形成16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 其中3项获全国推广 7项全省推广 10项入选中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报告[3] - 设立2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3] 产业发展与创新生态 - 先进制造业比重超95%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1% 连续四年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五星评价[4] - 聚集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9家 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近百家[4][7] - 推动AI应用场景落地 包括博世长沙AI工业机器人协同系统 铁建重工数字孪生智能决策系统等[7] 企业服务与成本优化 - 通过弹性供地模式为钠能时代和佳一流体项目节约土地成本5000余万元[7] - 星沙虚拟电厂全年预计为高低压用户节约用电成本6000万元[7] - "免申即享"或"全程网办"政策覆盖近60%园区政策 全领域帮代办服务超1000个事项[8] 融资与法治保障 - 创新"信用贷+专利质押"模式 为河豚机电评估36项专利后获批650万元贷款[10][11] - 湖南(长沙)涉外中央法务区入驻14家机构 公证机构办理涉外业务4000余件[12][17] - 开展"我为企业+"系列活动 举办供需对接活动100余场[12] 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 - 2024年对非贸易同比增长230% 2025年1-6月对非贸易额33.1亿元 同比增长21.2%[17] - 新引进项目73个 总投资346.8亿元 含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 5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 - 通过QFLP试点基金争取超1亿美元外资 美湖智造项目以1000万元投资撬动1.5亿元总投资[18] 人才与平台建设 - 对国际顶尖人才及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18] - 组建驻欧洲(德国)招商专班 成立新加坡海外招商中心[17] - 中非经贸总部大厦吸引30余家对非经贸企业和商协会组织入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