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起步”到“扩围” 全国碳市场明确路线图
人民网·2025-08-28 09:35

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 - 强制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1] -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达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1] - 全国碳市场体系由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构成 两者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2] 政策框架与发展方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 明确建设中长期发展蓝图[1] - 生态环境部将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2] - 配额分配方式由免费转向免费与有偿相结合 有序提高有偿分配比例[2] - 不再新建地方或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建立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3] - 加快生态系统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等重点领域的方法学开发[3] 行业覆盖与企业影响 - 2024年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强制碳市场 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有效管控[3] - 健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 加快修订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3] - 通过市场机制破解减排成本高和转型动力不足难题 企业可自主选择技术改造或购买配额履约路径[3] 产业机遇与市场机制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能源与高耗能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技术服务业带来利好[3] - 形成减排成本内部化绿色投资增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良性机制[3] - 碳市场从政策工具升级为重塑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机制[3] 市场挑战与国际对接 - 中国碳市场面临交易活跃度待提升价格发现功能待完善金融化程度较低等挑战[4] - 需要统筹处理强制市场与自愿市场建设服务减排与金融属性功能等多元关系[5] - 构建覆盖范围广泛参与主体众多交易品种丰富调控机制健全的全国碳市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