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政策扶持与技术降本双驱动 农业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
行业驱动因素 - 低空经济政策与产业技术成熟构成农业无人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4] - 政策端农业农村部明确鼓励培育无人机飞手 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推出无人机补贴文件 [4] - 核心部件规模化生产使无人机成本不断下降 国产供应链成熟提升产品性价比 [4] 市场空间预测 - 预计中国农业无人机硬件潜在需求有望达624万台 单年需求124.8万台 [1][4] - 硬件对应潜在市场空间2246亿元 单年市场空间449亿元 [1][4] - 农业无人机单年服务市场潜在空间有望达2256亿元 [1][4] 农业需求背景 - 2023年中国人口占全球18% 消费全球30%大米 51%猪肉 46%蔬菜 37%水果 40%海鲜 [1] - 中国耕地面积仅占全球8.2% 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出更高要求 [2] - 食品消费占居民支出比重显著 [1] 技术应用价值 - 无人机适配农业生产高负荷重复性强特点 在产量质量环保及经济效益层面贡献突出价值 [3] - 应用场景覆盖农林牧渔全领域 包括播种撒肥喷洒监控等环节 [3] - 通过精准施药施肥快速防控病虫害显著提升产量 [3] 产业链受益环节 - 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供应商中游品牌商及下游服务运营商同步获益 [1][4] - 关注传感器飞控芯片定位等产业链相关标的 [1][5] - 具体标的包括思特威-W 晶方科技(传感器) 瑞芯微 爱芯元智(飞控芯片) 海格通信(定位)等 [5] 战略意义 - 农业无人机成为破解农业发展矛盾的关键抓手 [1] - 有效缓解农力短缺压力 提升农产品自给率和品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 以技术革新打破传统生产桎梏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实现农业强国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