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 1937年日本钢铁年产量580万吨 可建造数千架飞机和上万辆坦克 [1] - 中国粗钢年产量仅4万吨 不足日本1% [1] - 日军参谋本部曾叫嚣"用三个月灭亡中国" [1] 中国共产党抗战方略形成 - 卢沟桥事变次日中共中央即发出通电 号召全民族团结抗战 [2][3] - 1937年8月洛川会议提出"艰苦的持久战"理念 明确全面全民族抗战方针 [5] - 会议通过系列决议 指出争取胜利关键在于发展全民抗战 [5] 军事改编与战略部署 -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8省部队改编为新四军 [7] - 开辟敌后战场 与正面战场形成战略夹击态势 [7] - 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华北前线 在山西建立根据地 [11] 重要战役与战果 - 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千余人 击毁汽车100余辆 缴获步枪1000余支和机枪20余挺 [11] - 1940年百团大战原计划22个团参战 实际扩张至105个团 毙伤日军2万多人 [15] - 百团大战摧毁日军封锁体系 被评价为"敌后抗战的里程碑" [15] 战术创新与群众基础 - 创造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灵活歼敌方法 [16] - 八路军获得民众支持 如山西农民记录"帮收谷子 露宿打谷场" [11] - 美军1944年评估报告称共产党军队以简陋装备成功牵制日军主力 [20] 牺牲与贡献 -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1942年指挥突围时牺牲 为抗战牺牲级别最高将领 [17] - 日军实施"三光政策"造成重大伤亡 潘家峪惨案屠杀约1300人 阜平平阳惨案屠杀1000多人 冀中"五一大扫荡"死亡2万多人 [15] - 1945年毛泽东起草《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领导抗日力量承担主要反攻任务 [18] 历史评价 - 形成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有机统一 游击战发展为阻击战和歼灭战 [20] -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7][20] - 美国军事评估报告称其作战成效为"二战史上最卓越敌后作战范例" [20]
穿越烽火的不屈抗争!拉开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悲壮一页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8-28 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