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与行业目标 - 山东省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意见》,全方位支持智能建造领域发展 [1] - 行业目标为实现智能建造应用场景在全省16个城市全覆盖,已公布100家试点企业与102个试点项目 [9] - 政策层面将智能建造纳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范围,并通过贴息、补贴、股权投资等方式提供资金保障,相关投入可享受税收优惠 [8] 施工效率与精度提升 - 混凝土整平机器人单台设备可替代8-10名抹灰工,施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 [2] - 测量放线机器人能在恶劣环境下保持±2毫米精度作业,比人工效率提升2倍以上,消除累计误差 [2] - ALC条板一体化施工协作机器人实现墙板搬运与垂直安装,能提升施工效率50% [5] 作业安全与环境改善 - 5G塔机智能建造技术使塔吊司机可远程操控,告别高空危险作业环境,转变为建筑“蓝领” [1] - 轻量化幕墙清洗机器人与管道内窥检测机器人替代高空幕墙和有限空间等高危人工作业 [4] - “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配备天幕和围挡,使工人在室内环境即可指挥造楼机工作 [5] 项目管理与行业监管数字化 - 智能装备能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临边防护缺失等高风险行为并立即报警 [6] - 传感器应用于混凝土养护与危大工程,可实时监测温度、位移、应力变化并及时预警 [6] - 智慧工地平台汇聚全过程质量安全数据,实现穿透式管理和差异化精准监管 [7] 技术推广的挑战与人才需求 - 智能建造技术在推广初期会增加企业投入,资金支持是关注重点 [8] - 技术升级亟需具备相关知识背景的技术研发人才和懂操作运维的专业工人 [9] -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智能设备+产业工人”协作模式培育产业工人,以推动技术落地 [9]
山东为建筑业插上智能建造翅膀,建筑工地将迎啥变化?
齐鲁晚报网·2025-08-28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