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焦点访谈丨穿越烽火的不屈抗争!拉开全民族奋起抗战的悲壮一页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8-28 22:17

中日军事力量对比 - 日本钢铁年产量580万吨,中国粗钢年产量仅4万吨,中国钢产量不到日本1% [1] - 日本钢铁产能可建造数千架飞机和上万辆坦克 [1] - 日军参谋本部曾叫嚣"用三个月灭亡中国" [1] 中国共产党抗战方略形成 - 1937年8月22-25日洛川会议通过重要决议,指出中国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 [4] - 会议提出争取抗战胜利关键在于"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4] - 会议形成22名共产党人参与的战略决策体系 [4] 军事编制调整与合作 -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6] - 南方8省红军和游击队主力改编为新四军 [6] - 改编后形成敌后与正面两个战场战略夹击态势 [6] 重要战役与作战成果 -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千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 [8] - 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及大批军用物资 [8] -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多人,参战团级单位达105个 [12] - 原计划投入22个团,实际参战规模意外扩张 [12] 敌后作战体系发展 - 形成华北、华中、华南广大地区的根据地反包围态势 [10] - 创造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灵活歼敌方法 [13] - 1943年敌后战场迎来战略转折,反攻呈现燎原之势 [15] 国际评估与历史地位 - 美国驻华武官评价共产党军队"牵制日军主力部队机动能力" [17] - 被称为"二战史上最卓越的敌后作战范例" [17] - 在缺乏重武器和空中支援下使用简陋装备作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