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与“中国购”何以同火(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2025-08-29 06:00
产品创新与市场适应性 - 移动分体式空调因安装简单且无需打孔 契合欧洲建筑保护和环保节能需求 提升当地购买意愿[1] - 太阳能风扇帽通过美国博主视频在社交平台爆火 推动销量迅速攀升 体现创意产品对细分需求的满足[1] - 送餐机器人针对日本市场重新设计 优化体形尺寸和服务节奏 实现本地化适配并赢得用户口碑[2] 销售表现与消费趋势 - 2024年1至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94.6% 退税金额同比增长93.2% 反映"中国购"持续升温[1] - 黄金品牌商海外首店在新加坡开业后客流量持续攀升 产品融合古法工艺与现代设计吸引消费者[3] - 东莞企业以《本草纲目》药材玩偶和"山海经"主题潮玩传播传统文化 产品在海外市场受青睐[3] 制造能力与战略升级 - 行业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提升对市场需求的即时反馈和快速迭代能力[2] - 文化营销强化产品内涵与品牌价值 实现从"能用"到"好用又好看"的价值塑造升级[3] - 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提升推动"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3] 全球化发展路径 - 行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 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内涵开拓高质量发展道路[3] - 中国制造依托精准需求捕捉、创新设计和可靠品质 在全球市场建立新形象[3] - 设计制造与品牌塑造全方位升级 通过本地化策略与全球消费者需求深度结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