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莱特受困光伏周期净利骤降83% 实控人领衔11名股东拟减持4998万股
长江商报·2025-08-29 07: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7.37亿元,同比下降27.66% [1][2] - 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下降82.58%,扣非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降84.64% [1][2] - 分季度看,第二季度营收36.58亿元(同比降26.41%),净利润1.55亿元(同比降79.02%)[2] 业绩变动原因 - 光伏玻璃销售价格显著下降,主要因行业产能过剩及竞争加剧 [2] - 对冷修窑炉及部分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54亿元(含存货跌价1.13亿、固定资产减值1.40亿)[3] - 原材料纯碱、石英砂采购成本下降及技术创新部分抵消价格下滑影响 [2] 业务结构特征 - 光伏玻璃连续三年贡献约90%营收(2022年88.49%、2023年91.42%、2024年90.01%)[3]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玻璃收入占比89.76%,维持核心业务地位 [1][3] 历史业绩对比 - 2019-2024年中期业绩除2022年外均保持双增长 [5] - 2024年中期营收106.96亿元(首破百亿),归母净利润14.99亿元(同比增38.14%)[5] - 本次系时隔两年再度出现净利润下降 [6] 公司竞争优势 - 2006年通过自主研发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实现光伏玻璃国产化 [1][8] - 在配方、生产工艺及自爆率控制等关键技术处于行业领先 [8] - 客户包括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等头部组件厂商 [8] - 2005年起成为宜家全球供应链稳定供应商 [8] 股东减持动态 - 实际控制人阮洪良、姜瑾华夫妇及9名董监高/特定股东拟减持4998.06万股(占总股本2.13%)[9] - 按收盘价16.54元/股测算,顶格减持可套现约8.27亿元 [10] - 2020年以来董监高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套现超8亿元 [10] 行业趋势与公司展望 - 光伏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短期面临波动与阵痛 [1][2] - 新增供给逐步理性化,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1][8] - 公司对行业长期复苏活力保持信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