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937到2025 “白塔手书”见证北平到北京的岁月变迁
央视新闻·2025-08-30 23:01

历史文物发现与价值 - 1976年妙应寺白塔因地震受损修缮时发现1937年148字手书 为日军侵华暴行关键实物证据[1] - 手书由文物工作者罗德俊于1937年11月5日撰写 记录北平沦陷后日军飞机大炮轰炸及枪杀奸掠等残暴行径[3][5] - 手书体现战争时期普通民众对国家兴亡的关切 现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展出[13] 文化地标发展现状 - 白塔寺街区融合古建与潮流消费 开展"白塔之夜"品牌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音乐观影及非遗体验[7] - 区域引入多家首店业态 形成烟火气与潮流感交织的沉浸式夜经济消费场景[7] - 白塔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日均接待大量游客 同时见证历史伤痕与现代繁华[11][13] 时空历史关联性 - 手书内容对比当下凸显和平发展成果 当前生活场景包含世界级古建与胡同烟火等盛世景象[9][11] - 白塔建筑持续矗立700余年 连接北平悲壮历史与北京现代繁华[1][11] - 文物发现强化历史教育功能 使观众在和平时期对战争创伤产生真情实感[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