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历史起源 - 组织前身为“上海五国”,其形成源于中苏边界谈判 [3] - 中苏首次边界谈判于1964年2月开始,但因两国关系紧张而进展甚微 [3] - 1986年戈尔巴乔夫就任苏共总书记后,中苏关系出现积极变化,中断20多年的边界谈判恢复 [3] -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草签《中苏东段边界协定》并达成边境裁军共识,旨在将“陈兵百万”削减至与睦邻关系相适应的最低水平 [3] 五国谈判机制形成 - 1990年4月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指导原则的协议》 [4] -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苏边界谈判转变为中俄哈吉塔五国二方谈判 [4] - 东段边界变为中俄边界,全长4300多公里;西段边界主要变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塔(1700多公里)、吉尔吉斯斯坦(约1000公里)、塔吉克斯坦(约450公里)的边界 [4] - 1996年4月26日,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选择上海因其非首都地位更能体现平等精神 [5] 上海五国升级为上海合作组织 - 1996年首脑会晤后,元首们决定每年举行一次会晤,在五国轮流进行 [14] - 经过5年发展,“上海五国”合作广度与深度突破最初设计,从边境军事信任扩展到非传统安全(反恐、反极端主义、反分裂主义)和经济合作 [15] -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签署仪式在上海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新增乌兹别克斯坦为成员国 [17][18] - 组织成立时,俄罗斯代表由叶利钦变为普京,六国元首在宴会上共同合唱《莫斯科郊外的夜晚》 [18][20] 组织发展现状与影响 - 经过25年发展,正式成员国从6个增加至10个,覆盖范围从中亚扩展至南亚和西亚 [20][21] -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是参与所有峰会的“元老”,普京总统参与上合组织成立后的历次峰会 [20] - 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南方重要代表之一,其提出的“上海精神”和新安全观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愈发重要 [23] - 2025年天津峰会被期待为组织发展开拓新空间并提供新推动力 [24]
赵华胜:上合组织非但没过时,反而作为一个地区合作机制更被需要了
观察者网·2025-08-31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