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igetti Computing: Time to Buy?
The Motley Fool·2025-08-31 22:00

公司估值与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53亿美元 但季度收入仅180万美元 估值高达670倍过去销售额 [1] - 过去12个月股价飙升1820% 超越同行D-Wave的1550%涨幅和IonQ的505%涨幅 [1] - 最新季度运营亏损1990万美元 现金消耗近4000万美元 [1][6] - 第二季度通过市场发行筹集3.5亿美元 期末现金余额5.716亿美元 无债务 [12] 技术突破与研发进展 - 2025年8月推出模块化36量子位系统 实现99.5%双量子位门保真度 比Ankaa-3机器错误率降低一半 [4] - 采用超导量子位技术 运行速度比离子阱或中性原子系统快100至1000倍 [5] - 目标在年底前开发100+量子位芯片系统 [4] - 采用半导体式模块化制造方法 通过Fab-1设施生产 避免单芯片设计的良率问题 [10] 政府支持与行业背景 - 被DARPA选为量子基准计划执行方 与IBM和IonQ共同参与2033年实用级量子计算机项目 [7] - 美国通过国家量子计划重新授权法案(27亿美元)和能源部量子领导法案(25亿美元) [8] - 欧盟层面承诺20亿欧元 成员国另提供90亿欧元资金支持 [8] - 中国政府曾一次性投入100亿美元于合肥国家实验室量子项目 [9]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收入来源包括云平台访问 定制算法开发 以及政府研发合同 [6]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8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310万美元下降 主要因合同时间安排 [6] - 行业仍处于资本密集型早期阶段 所有纯量子公司目前均为负现金流 [13] 竞争优势与行业地位 - 模块化设计策略领先行业 IBM等传统厂商也开始转向类似架构 [10][11] - 技术速度优势明显 双量子位门运行仅需数十纳秒 [5] - 政府背书和资金支持为技术商业化提供重要保障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