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建海洋新生态,奏响蓝绿交响曲 |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③
南方农村报·2025-09-01 10:30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通过系统化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成功构建海洋新生态 实现蓝绿协调发展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9][10][87][110] 红树林生态修复 - 广东红树林面积达1.14万公顷 位居全国首位 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长地区 [5][44] - 惠东县通过退塘还林等措施累计新造红树林9000多亩 修复1500亩 总面积恢复至约1.1万亩 [30] - 全省约60%红树林划入自然保护地 近95%纳入生态保护红线 [45] -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面积达9900多公顷 率先出台省级红树林保护条例并建立四级保护制度体系 [39][40] - 湛江发布全球首个红树林入侵物种无人机识别算法模型 实现"无人机+AI"智能守护 [41][42] 生物多样性保护 - 雷州湾聚集近千头中华白海豚 为世界第二大种群 珠江口水域种群超2000头 [50][56] - 全省设立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 珠海保护区采用电子围栏等科技管护手段 [55][60] - 2025年广东越冬水鸟达12.9万只 同比增长超15% 珍稀鸟类数量显著增加 [67][115] - 深圳湾成为黑脸琵鹭全球第三大栖息地 2024年越冬数量达375只 较2023年增长25.4% [80][81] 生态经济转化 - 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在惠州落地 广东能源集团以超400万元竞得10年期开发权 [100][101] - 雷州"红树林种养耦合模式"试点实现生态养殖 亩收益从6400元提升至7600元 [96][98][99] - 惠东通过红树林造林获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538.55亩 [103] - 南沙通过生态修复新增红树林2.5公顷 2024年接待游客近6000万人次 同比增长105% [105][107] 生态建设成效 - 全省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超200千米 修复滨海湿地超56平方千米 [82] - 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90.6% [83] -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 [114] - 全省累计完成红树林营造超3200公顷 修复现有红树林超2300公顷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