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猫眼数据:2025年暑期档票房、观影人次同比增长 《南京照相馆》带头点燃观影热情
智通财经网·2025-09-01 15:22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3] - 总观影人次同比上涨12.75% [1][3] - 档期呈现前半程平淡、后半程发力特征 《南京照相馆》带动观影热情 [1][3] 历史票房对比 - 2021年暑期档票房206.20亿元 2022年降至116.43亿元 2023年回升至119.66亿元 [4] - 2024年票房91.36亿元 2025年恢复至119.66亿元 [4] - 同比增幅波动较大 2021年增长125.7% 2022年下降43.5% 2025年增长2.8% [4] 票价与补贴政策 - 平均票价同比下降8.8%至37.2元 [5][7] - 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 各地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提升购票优惠力度 [5] 影片分级表现 - 10亿+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7] - 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7] - 过亿影片数量锐减 头部影片量级缩水严重 [7] - 2025年5-10亿影片6部 10-20亿影片2部 无20亿+影片 [10] 上映影片数量 - 2025年上映影片143部 过亿影片19部 [7][8] - 2021年上映126部 过亿15部 2022年上映92部 过亿11部 [7][8] - 2023年上映136部 过亿26部 2024年上映134部 过亿21部 [7][8] 观众结构变化 - 购票观众平均年龄持续上涨 2025年达32.5岁 [11]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年龄结构变化 [11]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 涨幅最大 [17] - 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 [19] 观影频次分析 - 2025年人均观影次数1.55次 与去年基本持平 [12] - 观看1次观众占比70.0% 观看2次占比19.0% 观看3次及以上占比11.0% [12] - 新用户占比15% 低频用户占比36% 中频用户占比33% 高频用户占比16% [23] 国产片与进口片占比 - 国产片贡献率87.8% 进口片占比12.2% [13] - 国产片贡献率小幅高于去年 进口片占比稳定 [12] 头部影片集中度 - TOP3影片占据档期44%票房 TOP5影片占据54%票房 [15] - 马太效应较2023年更严重 [14] - 《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 《浪浪山小妖怪》14.55亿 《捕风追影》8.79亿 [52] 区域市场分布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16.8% 二线城市占比39.3% [43] - 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在一线城市表现强劲 [41] - 华东地区占比37.1% 华北15.7% 华南12.6% 华中12.6% 西南5.1% 西北4.9% 东北5.1% [48]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带动华东地区上涨 [47] 影片类型与受众特征 - 《戏台》观众年龄最大 《F1:狂飙飞车》男性比例最高 [60][62] - 动画电影中《浪浪山》偏家庭观影 《罗小黑》和《柯南》更二次元 [60] - 《F1:狂飙飞车》复购率1.2% 仅次于《罗小黑战记2》的1.6% [64] 营销与点映策略 - 观众主动关注度下降 被动接收信息比例升至50% [58] - 2023年至今票房千万级以上影片中79部采用点映策略 [65] - 《南京照相馆》通过点映实现口碑破圈 映后想看量高于映前 [67] - 《捕风追影》点映期排场效益达1.48 领跑8月下旬 [70] 动画电影发展 - 《浪浪山小妖怪》成为国产二维动画票房冠军 [74]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得到验证 原IP《中国奇谭》在B站追番量582.3万 [78][79] - 中美日三国动画孵化模式差异:中国采用网络先发验证模式 美国有成熟孵化体系 日本依赖导演驱动 [83] IP开发与衍生品 - 《罗小黑战记2》举办快闪店10天消费人次近3000 消费总额37.4万元 [93] - 女性购票占比显著提升 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增加 [93][95] - 衍生品开发存在前期风险大、销售周期短的问题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