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秦音起山河
人民网·2025-09-01 19:38

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成效 - 渭南市秦腔剧团组织实施"一元剧场"文化惠民项目 每周末举办传统剧目演出 以1元票价提供高品质戏曲表演 [4] - 项目形成"政府补贴+企业赞助+院团服务+百姓受惠"运作模式 与"戏曲进乡村""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协同推进 [4] - 截至2024年全省演出52250余场 每年为每个乡镇演出不少于8场 线上观众达2576万余人次 [5] 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 - 榆林市每年市级财政预算非遗保护专项经费3000万元 其中15%以上用于陕北民歌传承发展 [10] - 陕北民歌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延安举办陕北民歌大讲堂专题讲座并建立传承保护基地 [10][11] - 全省拥有9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76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12] 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 2023年21部大型驻场演艺共演出近3.6万场 营收达14.9亿元 实现口碑与市场双赢 [2] - 2024年上半年陕西文艺演出吸引观众920万人次 旅游演艺活跃度居全国第一 [14] - "十四五"以来新增文化及相关产业经营主体1674家 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1年6.11%增长至2024年6.57% [15] 文化品牌建设与产业化 - 《长恨歌》演出达6500场 采用机械舞台与灯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几乎场场爆满 [13] - 形成旅游景区及线路 文化创意 文娱演艺等8条产业链群 推动特色文化与科技 文创等多业态融合 [15] - 大雁塔下推出"李白"与"杜甫"对酒当歌场景 永宁门外打造"大唐鸿胪寺卿"迎宾仪式 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 [14] 文化传播与创新表达 - 文创产品将兵马俑 唐代仕女等文化符号转化为"可携带 乐分享"的商品 如"绒馍馍"毛绒玩具 [15] - 安康变戏台为"理论+曲艺"舞台 用唱词和道白将政策唱进群众心坎 铜川新编剧目接连登台引关注 [5] - 陕西首次进行文化领域协同立法实践 安康 汉中 商洛三市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