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总台专访丨援华抗战国际友人柯棣华家人:将继承国际主义精神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9-02 08:33

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印度医生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跟随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为了表达援华抗战的决心,医疗队的队员特地起了 带"华"字的名字,柯棣尼斯取名为"柯棣华"。在中国的四年时间,柯棣华不辞劳苦救死扶伤。1942年,年仅32岁的柯棣华病逝,长眠于中国。 在即将于9月3日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柯棣华的家人将应邀出席。他们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继 承柯棣华的国际主义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 苏曼加拉的先生博卡也是一位医生,他曾和家人一起访问中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柯棣华医生的爱戴。 柯棣华的亲属 博卡:我们去河北省葛公村曾经的战争前线时,希望找到曾经见过柯棣华医生的人。这位中国老人应该已经八九十岁了,他给我们讲述了这 位伟大医生的故事。他边讲边哭了起来,我们听不懂中文,但看到他哭得伤心欲绝,所以你可以理解,柯棣华医生是多么受人爱戴。 1942年7月,柯棣华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由于抗日根据地医疗条件太差,有人曾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 留下工作。 柯棣华侄女 苏曼加拉:我们很荣幸,我儿子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