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 -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在战斗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十万民众护送灵柩,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送挽词 [1] - 1891年生于山东临清,1911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并秘密加入同盟会,曾随冯玉祥西北军参加北伐,后任第29军喜峰口前线总指挥击退日军 [1] - 卢沟桥事变后任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参与淝水、临沂、徐州、随枣等多场战役,为台儿庄大捷赢得时间 [1] 枣宜会战及殉国细节 - 1940年5月枣宜会战中,张自忠率部与日军决战,战前写信告谕官兵"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1] - 5月16日在湖北宜城被日军5000余援军包围,身负重伤拒绝撤退,表示"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后殉国,时年49岁 [2] - 1940年5月23日灵柩由十万民众护送从宜昌至重庆,国民政府为其举行国葬,葬于北碚梅花山 [2] 历史评价与纪念 - 1940年8月延安《新中华报》发表社论称赞张自忠"抗战之功极大,既成功又成仁",延安各界千余人举行追悼大会 [2] - 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 -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均有道路以张自忠名字命名,重庆北碚区梅花山建有张自忠烈士陵园,门牌号选用其殉国日期5月16日 [1][2] 当代传承与教育意义 - 重庆持续加强张自忠烈士陵园管理保护,2024年底完成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展陈升级,展出革命烈士证明书、将军油画等展品 [3] - 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参观者达6万人次,有参观者携中国战机、军舰照片到墓前祭奠 [3] - 陵园旁的梅花山小学学生聆听将军故事成长,有附近居民受其精神感召参军报国,退伍后回乡工作,传承抗战精神 [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张自忠:尽忠报国 浩气长存
新华社·2025-09-02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