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建省唯一国家级新区设立十周年做成了哪些事?
人民网·2025-09-02 17:02

核心观点 - 福州新区设立十周年以来,经济总量达3331.0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8.4%、13.1%、8.4%,现代化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1] 经济发展与产业体系 - 十年间累计落地550项重大项目,总投资近5000亿元 [1] - 逐步构建起以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新型显示、粮储与食品、生物医药健康、文旅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培育大东海、恒申、永荣、金纶等产值超五百亿的中国500强企业,汇聚超千家纺织企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 [2] - 打造首个从材料到终端一体化的新型显示产业园,形成万华、中景、坤彩等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多项产品产能全球第一 [2] - 中印尼"两国双园"形成粮油食品、纺织化纤、轻工机械、能源精化等四大优势产业 [3] 数字经济发展 - 布局存储、超算、智算和数据交易等数字产业全链条,形成"天上三朵云、中间两中心、地上两条路"的数字新基建底座 [1] - 助力"港数闽存闽算"、"车路云一体化"、"人工智能+"等应用落地 [1] 绿色能源产业 - 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1亿度清洁电能 [2] - 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装机总容量达300万千瓦,建设规模位居福建之首 [2] 基础设施与配套 - 长乐国际机场升级为区域枢纽机场、超大型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3] - 江阴港区联通13条"丝路海运"航线,依托"闽都号"中欧、中老班列连通欧亚陆上跨境运输通道 [3] - "一闸三线"、地铁6号线、国道G316、福州F1滨海快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 [4] - 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天津大学福州国际联合学院、十九中学滨海校区等优质配套陆续投用 [4] 对外开放与合作 - 推进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率先全国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台资板,建立台企资本项目便利化的"白名单"制度,新增9项两岸合作业务 [3] - 成立福州新区闽港合作咨询委员会,累计签约21项、总投资上百亿元的合作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