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内容强制“打标”,内容安全治理迈出关键一步
新华社·2025-09-02 17:36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曹玥)2025年9月1日零时,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 视总局联合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正式生效,"标识办 法"提出强制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等规范要求,即用AI生成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条音频、 视频,都必须强制亮明"数字身份证"。 新华网整理发现,在9月1日前,包括腾讯、抖音、快手、B站在内的多个平台分别针对上述《标识办 法》出台了细化规则,其中抖音平台发布公告进一步规范平台上的AI内容创作与传播,并上线了两项 功能,一是,内容标识功能,协助创作者为AI内容添加提示标识;二是,AI内容元数据标识读写功 能,可识别并写入AI内容的元数据信息,为内容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AI生成内容生态链进入规范化管理阶段 人工智能技术正重塑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 增长率。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飞速发展,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法律准则在不断完善当中,《标识办法》承接 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