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服装厂蝶变:智能工厂如何实现“一人一版”全球交付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规模生产到定制交付的转型 年定制产能达200万件/套 为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范本 [1][2][7] 智能工厂建设 - 自2016年启动数字化改造 采用试点先行策略 建成三座"国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2] - 智能悬挂系统实现单件流水生产 自动裁床运用3D投影技术节省10%-30%用料成本 [2][3] - 智能仓储系统容量达4.9万件服装 入库效率1000件/小时 分拣效率超1000套/小时 [3] 工业互联网平台 - 自主研发优思达平台整合36个系统模块 覆盖从量体到交付全流程 [4] - 通过多语言入口接收全球订单数据 自动生成专属版型并同步生产设备 [4] - 采用RFID芯片追踪每道工序 使返工率下降近30% [4][5] 全球业务布局 - 定制业务覆盖27个国家地区 合作店面超1000家 [6] - 实现最快7天全球交付 客户包含沃伦·巴菲特等国际精英 [7] - 提供全品类定制服务 包括西装、衬衫、休闲装等 [7] 技术研发实力 - 拥有智能悬挂系统等自主核心技术 获中国服装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3] - 旗下设5家高新技术企业及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5] - 转型案例被清华大学、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收录 [7] 发展战略 - 推行"五个大杨五位一体"战略 目标成为世界最强服装定制平台 [7] - 依托辽宁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环境 持续深化智能工厂建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