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政策框架 - 推出《行动方案》及《若干措施》明确未来三年推动创新创业的主要路径与具体举措 [1] - 以地理集中和政策普惠为思路实施五大行动包括创新原点引领、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共担、创业活力激发和服务效能提升 [3] - 配套11条资金支持措施覆盖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 [3] 量化发展目标 - 力争2027年实现四大目标包括关山大道片区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共聚原点 [3] - 累计培育500家硬科技创业企业并孵化5家独角兽或潜在独角兽企业 [3] - 各类创投基金累计投资400家高水平创新创业企业并建成20家高质量专业孵化器 [3] - 累计组织创新创业活动不低于300场打造全国首个AI全栈式双创服务平台 [3] 空间与载体建设 - 打造科创地标项目原点智绘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3] - 改造光谷步行街、关东工业园和光谷创业街为高密度创新创业街区 [3] - 建设低成本孵化场地和中试验证集聚区配备共享标准化厂房形成孵化—研发—生产完整链条 [3] - 打造10万平方米低成本物理空间降低初创企业房租和人力成本 [4] 资金支持机制 - 构建投早投小基金群力争三年投资早期项目不少于400个金额超10亿元 [4] - 概念验证阶段每年安排3000万元财政资金采用拨转股机制 [4] - 项目原型开发阶段拨付50%资金达到技术里程碑再拨付50% [4] - 设立每年500万元专项资金分阶段资助大学生创业明星项目 [4] 创新生态构建 - 依托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搭建AI智能匹配和科创大模型的创新创业服务专区 [4] - 线下联动光谷青桐汇等品牌活动举办项目路演和培训 [5] - 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6家湖北实验室 [5] - 形成科技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瞪羚和独角兽企业为骨干的企业梯队 [5] 战略方向 - 针对高技术项目构建覆盖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和孵化加速的全链条支撑 [5] - 针对高起点创业人才加大耐心资本供给与导师资源匹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