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裴治云:以生命保留抗联火种
新华社·2025-09-03 15:56

历史事件背景 - 裴治云1893年出生于朝鲜贫农家庭 1920年流亡中国东北 1928年受革命思想启蒙投身农民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 - 九一八事变后裴治云投身抗日斗争 1932年出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 通过化装秧歌队形式宣传抗日政策并动员党员捐款购买武器[2] - 1932年10月10日汤原民众反日游击中队正式成立 1933年因叛徒出卖裴治云等12名同志被捕 受尽酷刑后于同年9月被活埋于枯井[2] 组织发展规模 - 1933年汤原县地下党组织已发展党员上百名 通过党员集资购买10余支长短枪组建武装力量[2] - 遇难后隐蔽同志重整旗鼓组建的抗日武装发展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 成为抗联重要力量[3] - 汤原县现存抗联纪念设施达35处 2022年全部完成修缮 包括纪念碑和烈士就义群像雕塑[3] 纪念与教育传承 - 1982年汤原县委县政府在枯井遗址竖立纪念碑 鹤立镇设立烈士就义群像雕塑 裴治云镣铐形象突出[3] - 当地开展云端党课 红色宣讲团 遗址参观等教育活动 覆盖24所中小学9000余名师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