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德梅城:“求是”精神浸润,助力千年古府复兴
杭州日报·2025-09-04 09:57

浙江大学西迁历史 - 1937年11月浙江大学千余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率领下携带200多箱图书仪器西迁至建德梅城迈出“文军长征”第一步 [2] - 西迁期间教授胸前挂“黑板”坚持讲课庙宇祠堂作课堂自办《浙大日报》梅城变成一座“大学城” [2] - 西迁建德办学虽仅四十余天但播下了“求是”精神的种子为梅城注入学术基因 [3] 浙大与梅城的合作与影响 - 浙大师生攻坚克难求是向学的精神深深影响一代代建德学子并与当地严州中学学风相融相生 [3] - 近年来浙大多次组织师生赴梅城溯源梅城镇在浙大助力下推进“千年古府复兴”计划修缮办学旧址修复西迁历史建筑20余处打造沉浸式研学线路 [3] - 双方合作从师生交流扩展至业态融合引入浙大主题文创学术沙龙等让历史记忆融入当代生活 [4] 西迁文化的传承与访客 - 由西迁历史形成的文化之路每年吸引逾200批近5万人次的访客包括中小学生浙大校友及平均年龄70多岁的“西迁二代” [4] - 自2018年起浙大退休教师陈天来两次组织“西迁二代”专赴建德重走父辈路其父陈锡臣当年行至西迁终点站贵州湄潭 [4] - 浙江大学学生通过“黄土地计划”等实践活动在梅城开展为期一个月实践追寻历史痕迹担任志愿讲解员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