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的河套实践:三位司法所长的调解故事
中国新闻网·2025-09-04 14:48
2017年,双河镇民族村回收国有河滩地时,户口已迁出的赛某未拿到补贴款,郝孟和连续一周驻 村,翻档案、访老人,理清土地分配历史,又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解法律。最终,村民们一致同意给赛 某分发补贴,而赛某拿到钱后,主动拿出3.2万元帮村组做公益。 近3年来,郝孟和累计调解纠纷340件,成功率达99.2%,协议履行率100%,真正实现"小事不出 村、大事不出镇"。 原标题:"枫桥经验"的河套实践:三位司法所长的调解故事 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的河套平原上,有这样一群基层司法工作者:他们扎根乡土,用脚步丈量 民情,用法律化解矛盾。郝孟和、乌兰、张建东三位司法所长,分别驻守于临河区、乌拉特中旗、五原 县的乡镇基层,在调解纠纷、普法宣传、社区矫正的第一线,书写着新时代司法行政干警的温暖故事。 郝孟和:把"枫桥经验"种在田间地头 "调解既要讲法理,更要通人情。"这是临河区司法局中心一所所长郝孟和常挂在嘴边的话。从事基 层司法工作20年,他走遍城关镇和双河镇的田间地头,创新建立"政协委员调解室""石榴籽调解室",把 调解桌搬到百姓家门口。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是党员,必须站出来。"五原县司法局塔尔湖司法所所长张建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