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信息制造业利好来了!两部门鼓励耐心智慧资本投长期、投硬科技
证券时报网·2025-09-04 19:09

行业定位与目标 -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对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具有关键作用[1] - 2025-2026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目标为7% 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年均营收增速目标超过5%[1] -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 5个省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 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1] 供给端优化措施 - 从产品布局产业链标准知识产权5个关键环节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解决供给什么怎么布局如何协同靠何规范怎样保护的问题[2] - 促进人工智能终端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创新 制定人工智能终端智能化分级方法和标准 鼓励各地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应用[2] - 依法治理光伏等产品低价竞争 引导地方有序布局光伏锂电池产业 指导地方梳理产能情况[2] - 鼓励地方定期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 用好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 支持深化供应链金融体系[2] 需求端挖掘策略 - 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电子信息产品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指导企业利用社交媒体线上广告产品发布会行业展会和体验店等多渠道宣传新技术新产品[3] - 推进电子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融合建设 面向工业文旅教育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需求遴选推广北斗规模应用先进计算应用智能体育等典型解决方案[3] - 支持汽车电子海洋电子航空电子医疗电子等产业发展 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3] - 引导企业稳步走出去深度嵌入国际体系 加强对外资企业政策宣贯力度 增强电子信息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信心[3] 产业链与贸易保障 - 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强化国内全产业链优势 增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韧性[4] - 帮扶企业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稳定手机电脑电视等重点产品贸易水平[4] 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 - 加力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撬动牵引作用[5] - 坚定不移推动国货国用 加大对产业链关键企业的政策支持 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5] - 加强企业服务落实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 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支持有条件企业建设新型研发创新载体[5] - 在电子信息领域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5] 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与产业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发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基金引导作用[6]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指导耐心智慧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鼓励企业合理兼并重组转型升级[6] - 探索建立电子信息产融结合行业组织 举办专场活动加强融资对接 鼓励金融机构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产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