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价值 - 2005年8月15日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随后在党的十八大 十九大 2022年党的二十大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场合被多次强调和深化 [2] - 理念打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的思维定势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 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共生关系 [4] - 将自然资本确立为生产要素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明确生态环境具有与资本 劳动力 技术同等重要的基础性生产要素地位 [5]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 - 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达标城市222个 较2023年增加19个 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4年29.3微克/立方米 优良天数比例达87.2% [7] - 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 2024年210个重要湖库中水质优良占比77.1% 较2023年上升2.5个百分点 地下水Ⅰ—Ⅳ类水质点位比例77.9% [7] - 2024年全国完成国土绿化超1亿亩 其中造林6669万亩 种草改良4836万亩 森林可持续经营面积扩大至1000万亩以上 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达91.24% [7] 生态产业与制度创新 - 通过生态产业化构建生态价值实现闭环 通过产业生态化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循环改造 发展新质生产力 [8] -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健全以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法律制度 创新推行河(湖)长制 林长制等制度 [9] 国际影响与全球贡献 - 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 宣介中国生态文明理念 [10] - 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开展风电 地热 太阳能等绿色技术合作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绿色发展经验 [12] - 浙江安吉创新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 将竹子转化为碳资产 开创生态共富模式 为世界贡献可持续发展样本 [1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伟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2025-09-05 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