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圣地延安:山河依旧在,换了新颜
陕西日报·2025-09-05 07:13
理想的光芒何以刺破时代的阴霾?小米饭和粗布衣何以滋养出一个崭新的中国?一种精神何以穿越 80载岁月而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延安,这片红色热土告诉我们答案。 山峁沟梁间、黄土窑洞中,中国共产党13载筚路蓝缕,铸就生生不息的精神丰碑。 这丰碑,曾在国家危难之时点亮希望之光,如今,引领着延安人民书写新时代新征程的壮丽华章。 历史回响:烽火岁月里的精神铸就 7月13日,延安宝塔山下,"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启动,上千名青年学子汇聚于此。 这仿佛是时代的回响。延安,曾吹响了抗日救亡的号角。 "到延安去!" 抗战时期,成千上万爱国志士怀揣民族独立与自强的理想信念,冲破艰难险阻,从四面八方奔向这 片黄土地。 延安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爱国华侨陈嘉庚喊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 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在延安的窑洞上演。 1935年12月,安定县(现子长市)瓦窑堡镇二道街田家院一孔窑洞内,一个火炕,两张八仙桌,共 同见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诞生。 滔滔黄河水奔流而去,壶口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