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海格尔木:“小枸杞”成就“大产业” 铺就农牧民增收新路
中国新闻网·2025-09-05 15:42

行业概况 - 柴达木枸杞产业经过十六年发展,已成为当地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打造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主导产业之一 [1] - 全市6693户农业种植户中有4112户从事枸杞种植,占比达61.4%,形成了多元化的种植主体格局 [6] 生产技术与加工能力 - 采用第三代色选设备,通过光谱照射与皮带传送筛选枸杞,设备由供销社820万元发展基金支持建成,每小时可筛选1吨枸杞,效率远超人工 [3] - 加工流程包括高速色选机过滤、三重清洁流程、双道打浆、高压均质研磨及无菌灌装,全程不接触空气,枸杞原浆保质期可达两年 [5] - 应用低温真空脉动式烘干技术,冷热交替烘24小时,经过十几道流程,使枸杞干果保留营养和筋道口感 [5] - 当地培育出“173”“7-8”等优质品种,待种苗繁育基地投用后将实现种苗自主供应 [5] 产品多元化与附加值 - 产品形态多样,包括50毫升瓶装原浆、30毫升便携袋装原浆、与亚麻籽油融合的枸杞籽油等,致力于物尽其用 [6] - 开发创新产品如专为年轻人设计的枸杞瓶盖,可拧在普通矿泉水瓶上直接饮用,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 [6] - 相比以往仅晒干出售,现在通过榨浆、炼油、做衍生品等方式,产品附加值翻了好几倍 [6] 就业与经济效益 - 枸杞产业从种植、精深加工到市场销售各个环节为当地农牧民创造了96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 [6] - 企业通过乡村振兴资金与各乡镇合作,定向收购村级枸杞,既解决村民卖果难问题,又提供稳定岗位 [6] - 预计到2025年,枸杞采摘用工规模可达9980人次 [6] - 务工者在家门口上班月收入可达5000多元,并享受管吃住的待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