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硅料“收储”不能背离市场化法治化
经济观察网·2025-09-05 16:48

多晶硅收储方案背景 - 2025年中报季多家头部多晶硅企业提及市场热传的"多晶硅收储方案" 股价随之大涨 [1] - 收储方案指头部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金融机构资金成立收储主体 收购所谓"落后"产能并逐步退出 以调整产能结构完成行业"反内卷" [1] - 多晶硅行业面临产能利用率低 产品价格持续下跌 头部企业亏损的态势 收储方案在此背景下酝酿 [1] 收储方案机制特点 - 由头部企业牵头的收储方案具有更强的市场化色彩 可作为行业"反内卷"新路径 [1] - 方案需在市场化和法治化框架内推进 [1] - 头部企业通过收储能获得市场份额和利润 中小企业能被"赎买"产能 以温和方式完成产能出清 [4] 反垄断风险 - 由行业协会或头部企业牵头的产能协调机制存在巨大垄断风险 违反《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禁止条款 [2] - 涉及产能的垄断行为属于"核心卡特尔" 是反垄断法重点关注行为 [2] - 收储方案需谨慎考虑反垄断法豁免条款适用性 包括"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或"缓解生产明显过剩"等情形 [2] 行业影响分析 - 收储方案提升行业集中度 有利于头部企业扩大市占率并充分利用产能 [3] - 产能协调后多晶硅价格可能进一步回升 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利润 [3] - 近几个月硅料头部企业股价触底回升 业绩有所改善 [4] 长期潜在问题 - 竞争机制需有失败者付出成本 "无痛"退出方案可能不利于行业效率提升 [4] - 头部企业产能不一定是先进产能 中小企业产能不一定是落后产能 人为选择产能的结果值得观察 [4] - 收储完成后头部企业可能形成价格联盟或产能联盟 长期作用于多晶硅产能和价格 违反垄断竞争 [4] 监管与实施要求 - 收储方案机制设计需保护中小企业利益 [5] - 方案应建立合理机制让部分企业为产能扩张决策"买单" 不能"皆大欢喜" [5] - 收储方案落地后需加强反垄断监管 防止头部企业形成联盟 [5] 行业根本问题 - 多晶硅行业"内卷"有复杂成因 包括地方政府推波助澜 头部企业错误判断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等 [5] - 仅调整产能治不了行业"内卷"病根 [5] - 反内卷是系统性工程 政府需规范自身行为 企业需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