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核心优势 - 拥有210余万个站址和近100万座机房 提供连续稳定电力供应 为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全国一张网提供物理基础设施保障 同时支持通信导航监视气象反制电磁监测等设备挂载[6] - 依托8万人属地化运维队伍 为全国低空飞行器起降场提供7×24小时全流程保障服务 实现故障快速处置和常态化检修[6] - 打造低空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和低空飞行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多源数据接入和融合分析 基于近100万座机房算力资源提供边缘计算服务[6] - 在森林防火耕地保护河湖监控等数智化治理场景成效显著 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6] 技术创新成果 - 自主研发网联无人机平台 突破多品牌设备兼容技术瓶颈 实现不同厂商无人机统一接入智能调度与数据融合[7] - 推出"机塔联动动静结合"创新方案 将通信铁塔资源与无人机应用深度融合 利用铁塔通信链路实现稳定数据传输与指令接收[7] - 成立天津低空科创中心 自主研发基于ADS-B和Remote ID的双频多模地面接收模块和机载模块[10] 应用场景实践 - 在安徽合肥环保应用 安徽六安水利应用 江苏扬州交通应用 云南昆明国土应用 广东乡镇治理 浙江金华林草应用 安徽阜阳农业应用等领域形成多元化应用案例[11] - 云南大理项目统筹视频资源算法资源和算力资源构建统一监管平台 获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11] - 安徽铁塔在全省建设无人机机巢近300座 覆盖消防环保公安等10多个行业[12] 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2025年底实现全省16个地市重点区域无人机机巢全覆盖 推动智慧杆塔与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设备深度集成 构建"一杆多用全域感知"基础设施网络[12] - 应用场景向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物流运输等领域延伸 探索"无人机+应急通信"模式和"低空+智慧文旅"创新应用[12] - 深化与中科大等科研机构合作 探索人工智能北斗高精定位与低空技术融合 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联动推动无人机巢布局和低空数据共享[13]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公司以"塔链低空 翼展未来"为主题亮相第四届低空经济发展大会 全面展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综合实力[1] - 深度参与国家级盛会 展台成为政府领导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关注焦点[4] - 持续深化低空战略布局 以"塔"为根基以"链"为延伸 拓展低空基础设施覆盖与智能化应用深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