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部门首次集中披露“逃逸式”注销偷税案件!
证券日报之声·2025-09-05 19:31
税务执法行动 - 税务部门首次集中曝光2起逃逸式注销偷税案件 包括上海悟瀚进出口有限公司和莒南县宇飞食品有限公司案件[1] - 不法分子利用注销登记便利 通过提交虚假材料或隐瞒关键事实快速完成注销 企图逃避纳税义务和法律责任[1] - 企业注销仅终止经营资格 但违法事实与纳税义务并不因登记注销而灭失[2] 法律依据与追责机制 -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 对偷税行为税务机关追征税款和滞纳金不受期限限制[2] - 企业注销指引明确规定 提交虚假材料取得注销登记的 登记机关可依法撤销注销登记[2] - 税务部门将联合有关部门对通过注销偷逃税的纳税人依法恢复登记并严肃查处涉税违法行为[3] 行业影响与执法态度 - 逃逸式注销行为导致国家税款流失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破坏公平竞争环境[1] - 税务部门依法查处传递明确信号 诚信纳税是经营主体的法定义务而非选择题[2] - 资金流向可溯且违法痕迹可查 任何通过虚假注销规避责任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惩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