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下线,距新能源汽车量产装车还有多远?
新京报·2025-09-05 20:49

公司动态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 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1][2] - 基地分两期建设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2] - "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能量密度达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达700Wh/L[1][2] - 产品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及AI高端装备领域 非新能源汽车应用[2] - 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1000Wh/L的关键指标[3] 技术进展 - 全固态电池技术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初期阶段 各企业处于装备竞赛阶段[1] - 下线标志着实验室技术能在小规模生产线实现 不等同于大规模量产或成本达商业推广水平[2] - 孚能科技完成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送样 并完成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4] - 国轩高科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 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 良品率达90%[4] - 国轩高科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样品能量密度达350Wh/kg并启动装车路测[4] 产业化时间表 - 行业预测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指向2027年至2030年[5]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前后实现小批量生产[5][7]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左右启动批量示范装车应用 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大规模量产[5] 产业化挑战 - 全固态电池成本预估是传统液态锂电池的3-5倍[7] - 硫化物电解质核心原料硫化锂单价超100万元/吨 氧化物电解质单吨成本约4.65万元[7] - 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到规模化量产各阶段需要海量资金支持 形成极高资金壁垒[7] - 产业化仍需解决技术、工艺和成本问题 量产技术工艺有待成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