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开启中微子研究新篇章
人民日报·2025-09-06 04:57

据新华社电(记者胡喆、马晓澄)地下700米,广东江门的一处静谧山体深处,一个直径超35米的有机玻 璃球正静静捕捉来自宇宙的"幽灵粒子"——中微子。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式运行取数。这座历时十余年建设的重大科学设施,将着手解决粒 子物理学领域未来十年内的重大问题之一:中微子质量排序。 中微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也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粒子。直到1956年,人类才首 次在核反应堆捕捉到中微子的踪迹。从那时起,中微子就成为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但仍有诸多未解 之谜。 早在2003年,我国便论证设计了第一代中微子实验装置——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如今,江门中微子实验 接过了接力棒。它不仅要解答中微子质量排序问题,还将以更高精度测量中微子振荡参数,并涉足超新 星、地球中微子、太阳中微子等研究。 江门中微子实验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合作组包括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名研究人 员。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粒子",到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江门中微子实验是通向未知宇宙的一扇新 窗口。 按计划,江门中微子实验设计使用寿命可达30年,后期可升级改造为无中微子双贝塔衰变实验,将探测 中微子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