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讨 | 建设“路线图”出炉 我国碳市场迎来首份中央文件
新京报·2025-09-06 05:15

全国碳市场建设规划 - 明确全国碳市场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 到2027年强制碳市场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自愿碳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到2030年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自愿碳市场 [1] - 强制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 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60%以上 [2] - 有序扩大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种类 根据行业发展状况 降碳减污贡献 数据质量基础 碳排放特征等指标推进 [2][3] 市场运行现状 - 强制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超6.8亿吨 成交额达474.1亿元 自愿碳市场累计成交核证自愿减排量249万吨 成交额达2.1亿元 [2] - 2023年以来出台造林碳汇 海上风电等6个方法学 自愿碳市场支持领域逐步扩大 [2] - 建立预期明确 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 逐步由强度控制转向总量控制 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3] 国际协作与经验输出 - 积极参与《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规则制定 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公正转型 [4] - 碳市场建设经验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我国有意愿和能力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 [5][6] - 完善全国碳市场是展现我国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决心的重要举措 [4] 金融创新与市场机制 - 稳慎推进金融机构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建立碳质押 碳回购等政策制度 [7] - 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规范开展碳质押融资业务 引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7] - 通过丰富交易产品形成多元价格发现机制 拓展主体引入更有效供需信号 增强市场流动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