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的道与义(文思)
人民日报·2025-09-06 06:22

9月3日,身在阅兵活动现场,我感受到巨大的震撼力和强烈的感染力。 天安门是整个活动的中心,它的背后是代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故宫,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文化遗 产;面前是广场以及广场上的人民。中轴线上高高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掷地有声:"三年以 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 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 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主席撰文、周总理题字的这段 碑文,将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和斗争史以及英勇牺牲的历史凝聚起来,成为全体中国人民集体的记忆和精 神的丰碑。 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军事硬实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在这次阅兵中得到了检阅。同时,一 个国家的软实力也至关重要。历史记忆之争既是历史论述之争,又是文化价值之争。 就文化艺术界而言,新时代的文艺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全球文化竞争、世界文化新格局的塑造。中国学者 正在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史、艺术史的写作,彰显中国叙事的主体性视野和文化论述。 当然,中国自身的文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建成文化强国,在大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