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养老 园区里托育 探索“一老一小”服务新路径
四川日报·2025-09-06 09:22
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 成都市金牛区营门口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破传统养老院模式 建成集全托照料 社区食堂 托管托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养老空间[4] - 服务中心覆盖辖区2.5万名60岁以上老人信息 重点标注400余名特殊困难老人需求 配备五大功能区和全配套服务设施[5] - 成都市累计投入3.15亿元建成130余个街道级嵌入式养老综合体 整合周边商户医院学校资源提供精准多元化养老服务[5] 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 泸州白酒产业园区天骄托育园采用园区管委会提供闲置用房 企业集资 专业机构运营的普惠办托模式 主要服务园区职工及周边社区[6][7] - 托育园提供全日托 半日托 临时托服务 按年龄分班定制课程 配备摆渡车解决园区通勤问题 收费标准为每月200元托育费加450元生活费[6] - 泸州市普惠托育机构达352家 占比96.7% 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8] 政企协同民生服务 - 成都泸州两地通过精细化服务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需求 养老机构嵌入街道 托育机构进驻产业园 形成便民服务网络[3] - 养老服务中心设置33张全托床位满负荷运营 同时作为社区共享空间日均接待大量老人 提供送餐上门等延伸服务[5] - 托育园有效解决园区职工子女照料难和企业人才留存难问题 形成"上班送孩子 下班接孩子"的常态化职工生活模式[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