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大型演出地域分布下沉 - 大型演出覆盖地域创下新高,今年已有15个市(州)有大型演出落地,超过2024年全年的10个市(州)[4][6] - 大型演出在全省的占比从8%提升至17%,乐山、遂宁等省内二三线城市演艺观演人次同比增长21%[4][6] - 演艺产业结构呈现“一核多极、全域协同”发展态势,成都作为核心城市贡献了全省83%的大型演出场次,同时区域发展更趋均衡[5][6] 市场驱动力与消费拉动效应 - 大型演出可有效撬动交通、住宿、餐饮、商超等消费,例如“金曲传奇”遂宁演唱会拉动消费2000万元,达州“安逸生活演唱会”吸引2.1万名观众并拉动消费5040万元[8] - 市场主体积极挖掘市场需求,音乐节等大型演出的下沉与本地观众的情感需求密不可分,通过打造当地品牌更容易获得支持[8] - 交通配套、场馆建设方面的进步,以及地方拥抱演艺经济的热情和激励政策,为大型演出落地提供了更多选择[5]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优化 - 新出台的演艺活动激励奖补实施细则对在川落地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最高给予500万元奖补,并推动遂宁、绵阳、泸州等地出台激励政策,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政策激励体系[8] - 审批周期已压缩至5个工作日,提升了对大型演出主办方的吸引力[8] - 政策激励下,阔景音乐西南总部已落户成都,多位艺人个人工作室也相继落地,艺人经纪、数字音乐等产业链资源将逐步辐射全川[8] 未来展望与战略举措 - 鼓励和推动“跨城观演”模式,将每年度梳理全省优质演出项目,发布主题线路和产品,推出惠游景区、街区、博物馆等优惠政策[9][10] - 将推动建立顶流艺人“一演一策”专班标准化流程,加大优质演艺产品供给,持续打造“金曲传奇”品牌演唱会[10] - 密切联动文博、景区、商超等业态,培育具有四川特色的演艺业态[10]
四川演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今年已有十五市(州)落地大型演出 大型演出下沉 拓展城市消费新空间
四川日报·2025-09-07 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