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出人意料!欧佩克+10月再增产,全球油市“紧平衡”面临考验
环球网·2025-09-07 10:34

核心观点 - 欧佩克+原则上同意从10月起逐步增产 日产量预计增加约13.7万桶 标志着将开始逐步取消原定执行至2026年底的每日166万桶减产额度 [1] - 政策转向显示欧佩克+不再满足于被动减产支撑价格 而是希望通过主动增产巩固并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1] - 增产决策背后交织复杂政治与市场因素 包括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降低油价的呼吁 [1] 政策调整 - 欧佩克+政策转向延续与巩固 近几个月屡次出人意料 尽管预测机构警告供应过剩 仍提前一年恢复每日220万桶暂停产量 [1] - 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已下跌约12% 受全球供应增加及贸易战抑制需求等因素影响 [1] 市场背景 - 市场供需呈现"矛盾态势" 北半球夏季期间供需始终保持相对紧张 为欧佩克+提供政策调整空间 [2] - 沙特能源大臣素以"让投机者措手不及"闻名 多数分析师预测会议维持产量不变 最终增产消息再次印证其制造意外风格 [2] 执行挑战 - 增产计划实际执行面临不确定性 部分成员国因过去未能完全遵守减产协议需承担补偿责任 将不得不放弃自身增产份额 [4] - 安哥拉 尼日利亚等多个成员国因投资不足 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缺乏足够闲置产能 无法实现增产 [4] - 联盟内部依赖高油价的成员国将承受更大压力 尤其是无法提高产量国家 财政收入可能进一步承压 [4] 长期影响 - 欧佩克+持续释放闲置产能将削弱全球石油市场长期存在的安全缓冲 使市场应对突发供应中断时更加脆弱 [4] - 若保持每月约13.7万桶增产规模 欧佩克+有望在一年内完全恢复每日166万桶减产额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