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露从今夜白” 种草古人的“节气台灯”了
央视新闻·2025-09-07 15:30

雁足灯的历史与起源 - 雁足灯因灯柄形似大雁的足部而得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并在汉晋时期盛行[8] - 在山东临淄商王墓地出土的雁足灯共有两件,另一件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专家认为它们可能是婚嫁用品[21] 雁足灯的设计与功能 - 灯盘为凹槽圆形,用于盛放灯油,凹槽内有三个锥形柱,可同时点燃三根灯芯进行照明[11] - 雁腿关节突出、造型饱满,既作为支撑灯盘的灯座,又可作为移动的把手,符合人体力学设计[13][16] - 大雁脚趾的刻画极为逼真,三趾在前、一趾在后,脚趾之间还有清晰的脚蹼细节[16] 大雁的文化象征意义 - 大雁被视为爱情忠贞的模范,雌雄伴侣从一而终,并有“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18] - 大雁飞行时排成“人”字形,古人常“睹雁思人”,如李清照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18] - 大雁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具备仁、义、礼、智、信五德,例如在雁阵中扶弱赡老,飞行时按长幼次序列阵,休息时交替警戒[23][24] - 雁阵飞行时比孤军奋战能多飞70%的距离,并可借助队友位置减少体力消耗[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