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我省构建技工院校“人工智能+”教学体系
大众日报·2025-09-08 09:00

人工智能教育政策 - 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省技工院校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 总课时不低于32学时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1] - 各院校需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和专业特色开发配套案例库和实训项目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优势专业融合 形成一校一品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 [1] - 加强人工智能实训资源建设与环境优化 探索人工智能+技工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 通过智能备课系统整合行业案例生成精准教案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实训场景实现虚实结合技能训练 [1]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 引入企业真实生产数据 依托大数据实现学情动态分析与个性化学习路径调整 [1] - 构建融合学业成绩 实训表现和职业素养的多维度 全过程发展性评价体系 培养适配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1] 校企协同机制 - 构建双主体育人机制 精准对接十强优势产业集群 鼓励院校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建双师课堂 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 [2] - 推动企业专家深度参与课程设计 实践教学和项目开发 实现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 [2] 师资队伍建设 - 各院校分层分类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 鼓励参加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2] - 建设省级师资培训基地 探索将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相关专业纳入省级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全面提升教师数字教学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