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名优秀养老护理员成功“落沪” 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持续提升 “在上海从事养老工作是有价值被尊重的”
解放日报·2025-09-08 10:00

标杆人物成功落户,在护理员群体中形成了有力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多养老护理员受到激励,努 力提升个人技能。"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党支部书记邓晓敏说。据介绍,养老护理员的各级技能等级培训 和竞赛也日趋完善。今年以来,杨浦区累计培育中级以上护理员278名,"技能大师工作室"带教护理员 1800余人次。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的湖南姑娘罗思哲就是5名"落沪"的养老护理员之一。今年27岁的她毕业于长沙 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属于"科班出身"。从大二开始,她定期到杨浦区社会福利院见习。从观摩了解到顶 岗实习,在养老护理一线长知识、受锻炼。 毕业后,罗思哲留在福利院工作,七年如一日。"我的一天,是围绕着老人生物钟转的。"她说,从 起床翻身、洗脸穿衣到一日三餐、水果甜点,从助浴助行、定时吃药到健康监护、深夜查房。老人们每 一天琐碎的日常,都需要护理员事无巨细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记者 肖彤 2022年,26岁的王程成为上海市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实现上海养老护理员落 户"零的突破"。 长期以来,养老护理人才结构存在"三高三低"的困境:平均年龄高、工作强度高、流动性高;同 时,学历水平低、薪酬待遇低、职业认同低。今年,杨浦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