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街巷经纬织锦绣——从深圳“街道现象”看高质量发展强劲活力
新华网·2025-09-08 10:05

街道经济规模与密度 - 深圳58个街道入围全国综合发展实力500强 占全市78个街道的近八成[1] - 南山区粤海街道面积不足21平方公里 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00亿元 相当于中等城市经济规模[2] - 全市街道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达6个 超500亿元有15个 包括福田街道、新安街道、坂田街道等[2] 产业集群与企业生态 - 粤海街道聚集上千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超过100家上市公司 培育华为、中兴、腾讯等世界级创新企业[2] - 街道形成各具特色产业集群 通过产业链分工协作实现集约化发展[2] - 2024年全市街道新增商事主体30万余家 占全市新增总量85%以上[6] 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 坪山区马峦街道开展小区书记看厂房、寻商机活动 提供企业落地、政策对接、产业空间寻找等长效服务[3] - 龙华区观澜街道建立"全员全域全流程"挂点服务企业机制 分类分层联系企业打通发展堵点[3] - 宝安区新安街道通过"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实现手机APP问题分派处理 全程可视化监督[5] 城市更新与公共服务 - 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通过城市更新、环境整治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蜕变 建成高品质城市空间[4] - 2024年全市九大类民生支出3156.7亿元 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4] - 罗湖区南湖街道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龙华区民治街道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 盐田区海山街道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4] 体制机制创新实践 - 福田区华强北街道深化"网格员+楼栋长"基层治理模式 创新设立商圈楼栋长凝聚治理合力[3] - 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将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结合 通过党建引领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3] - 全市街道年均实施创新项目超过500个 涉及政务服务、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