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与定位 - 2025年9月为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 知乎科学季活动同步启动 聚焦AI新时代下的科学发展 主题为"AI临界 科学联结" [1] - 科学季为知乎科学领域重磅IP 已连续举办五届 成为透视科学成果与传承科学精神的重要窗口 覆盖自然科学 大国重器 AI趋势等多学科领域 [1] - 活动贯穿科普月与诺贝尔颁奖季等重要节点 汇聚国家院士 权威学者 专业答主及科学爱好者 [1] 院士级学术领袖参与 - 三位院士领衔科普创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南京医科大学教授) [4][5] - 庞国芳院士通过视频分享科研突破经验 强调实验记录与数据积累的价值 称"失败记录与异常数据是积累的种子 可能引发连锁突破" [4] - 韩济生院士以"德 才 勤"勉励年轻科研工作者 提出需兼顾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 [4] - 励建安院士重新定义健康概念 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 指出人体组织器官"越使用越能维持能力" [5] 科普内容创作方向 - 知乎提出"有人味的科普"理念 强调与人联结 有温度的科普内容 回应AI时代的科普需求 [6] - 同步开设四条主题创作赛道:与中国科普博览合作"万象格物室"(成果科普) 与墨子沙龙合作"物理问答室"(物理前沿) 与万物杂志合作"自然观察室"(自然科学) 与CCF合作"硅基观察室"(计算机科学) [6] - 站内涌现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内容 例如关于算力模拟人类意识的讨论 答主指出该问题可能从科学问题转为哲学问题 [6] - 其他典型议题包括"世界上能打赢青蛙的昆虫"科普(答主斜绿天蛾)及"太空电梯技术可行性"分析(答主赵泠) [7] 社区生态与行业影响 - 科学领域是知乎社区基石 活跃大量数学 物理 化学 医学 AI等领域从业者 研究者及爱好者 被称为"学术后花园" [8] - 科学季成为年度重要节日 2024年曾有数学家张益唐 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及李开复 张朝阳等18位科学领袖参与"科学家问答"活动 [8] - 诺贝尔颁奖季期间知乎成为互联网"科学吃瓜"策源地 例如2024年科学盛典中科院专家科普"月壤制水"过程 [8] - 自2021年起科学季持续为科学家 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前沿科研成果讨论与科学精神传播平台 [8]
知乎2025科学季启动,院士领衔科普月创作